导入数据...
我院师生赴四川盆地南缘山区开展野外科学考察

       2024年4月16-24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1275)资助下,我院邓伟教授课题组赴四川盆地南缘山区开展野外科学考察。此次科考由我院张少尧副研究员带队,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占韵博士、我院袁肖霞硕士等5名研究生同行。

1.jpg

四川盆地南缘山区科考队员合影

       考察前,张少尧副研究员对拟考察区域进行了大量资料收集,周密部署了考察内容、路线规划和人员分工,以确保此次野外科考工作的安全高效地开展。考察队一行沿四川盆地→乌蒙山区→云贵高原的地形过渡带行进,途径长宁县、珙县、威信县、叙永县、七星关区、镇雄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彝良县与筠连县等地,考察了平坝丘陵区、中山槽谷区、高山峡谷区与浅丘高原区等不同地貌区的59处典型乡土景观,累计行程约2500 km。

2.jpg

中山槽谷区的梯田茶园景观

      考察中,张少尧带领同学们通过田野调查与无人机拍摄等方式详细记录盆地南缘山区的土地功能、聚落结构与生态景观等内容,全面考察南缘山区地形梯度下乡土景观的类型分布与结构分异。本次考察增强了课题组研究生对基金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的理解,促进了对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的感知。同时本次考察增进了各位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启发了师生对盆地南缘山区乡村振兴与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

3.jpg

高山峡谷区的坡耕地与聚落景观

       此次野外科学考察,有力支撑了我院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村土地功能—景观结构与空间效应研究——以四川盆地南缘为例”研究内容的开展,为项目科学问题的精准把握和研究方案细化奠定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4.jpg

考察队员同村民访谈交流

 

撰稿:张少尧

初审:彭   立

终审:何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