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发展历程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创建于1985年4月,当时设置为地理系。2001年3月组建为资源与环境学院,2006年1月更名为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1985-1989):初创时期。1985年4月学校开始筹建地理系,9月地理系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第10个系,在狮子山校区正式开始办学,并成立中国共产党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直属党支部。该阶段主要以招收地理教育专科生为主,年招生人数在30-60人之间。1988年开始还举办经济管理和旅游管理两个专科班。通过师生努力,学院的实验室初见雏形(通过野外实习采集大量岩石、矿物和土壤剖面标本),并在狮子山校区建立气象观测站。同时,陆续拓展了江油马角坝、彭州龙门山、峨眉山—乐山、攀枝花—西昌等野外实习基地和线路。


第二阶段(1990-1999):以本科生培养为主时期。经过4年办学实践,1990年地理系开始招收地理教育本科生,陆续停办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专科,学院办学层次转向以本科教育为主(期间1992-1996年举办国土资源管理专科5届)。1995年开始招收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本科专业,该专业的举办使我院成为成都地区率先举办房地产专业的院系,并成立了房地产系,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地理教育专业改名为地理科学专业,1999年学院新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0年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并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招生。这一时期,学院的师资队伍逐渐壮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并成立了校级科研机构——城镇土地评价研究所。



3.jpg

第三阶段(2000-):全面发展时期。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全面发展。2001年3月地理系组建为资源与环境学院,2006年1月学院更名为现名: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07年9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委员会,2008年7月学院整体搬迁到成龙校区。这一阶段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2002年新增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本科生年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到近300人。2007年地理科学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地理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同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城市土地管理》、《植物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等4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城市土地管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和《气象与气候学》等三本教材成为省级规划教材。2012年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学院原有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调整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年招生规模达到350人左右。2013年地理科学专业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2014年地理科学专业在一本招生。

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不断拓展研究生招收专业和扩大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2001年获得人文地理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3年获得地图与地理信息(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6年获得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0获得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并开始自主设立二级学科专业进行招生。同时在学科教学论和地理教育硕士招收硕士研究生,硕士生的年招收规模超过60余人。

学院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2006年学院中心实验室升级为校级实验室。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到成龙校区后,独立拥有实验大楼(第二实验大楼)总建筑面积约5000m2,2014年9月成龙校区地理园区投入使用,12月天象厅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院学科建设逐步发展。陆续成立了6个校级研究机构,2008年“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013年“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院承担了大量土地、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旅游等领域的科研项目。从2010年起,连续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地理学科的国培项目、省培项目,年培训教师100余名。2014年10月成功承办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